携手共耕文化田,智慧共润文化根。2024年4月26日,深圳市南山区外国语学校(集团)香山里小学副校长何海银携教师张秦、张帆、杨冰冰三位教师赴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马堤乡芙蓉村芙蓉小学开展送教活动,帕拉卡提供数字孪生技术支持。
👉点击此处查看视频内容👈
张帆老师为一到三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堂《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张帆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积极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引导学生们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张秦老师为四到六年级学生带来一堂精彩的手工皂制作劳动课《与你“香”遇,创“皂”快乐》。张秦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劳动精神,让学生在亲手制作过程中,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两节课后,何海银副校长为全县老师带来了《技术赋能教育,重构教育生态》的讲座。在讲座中,何校讲解了如何利用智能AI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五育并举”赋能充电。并为老师们演示如何运用数智技术优化教学评以及创新实践路径。同时何校也畅想未来通过网络,香山里小学和芙蓉小学搭建沉浸式的学习虚拟课堂,能让两个学校的学生在网络虚拟课堂中共同上课,分享资源。
讲座结束后,龙胜县教育局副局长吴松菊发表讲话。她表示,此次活动为龙胜第三学区的师生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也进一步推动了学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下午,何校又带领三名老师和芙蓉小学的师生展开由香山里小学援助的葫芦种植基地的启动。这些葫芦苗将在未来成熟,作为两校友谊的见证,被送到香山里小学进行进一步加工,如制作烙画等,成品将在香山里社区进行售卖,而售卖所得的资金将反补芙蓉小学。此基地的启动实现了校际间以劳动教育为纽带,为两地学生们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一个富有成效的项目平台。
然而,两所学校相隔甚远,如何让两地的学生们实时共享这份特别的学习经历呢?为此,帕拉卡提供了数字孪生技术支持,在香山里小学的楼顶建设了能量小屋(鱼鸡蚕菜共生系统实践基地),为师生打造了深度融合生态、劳技与人工智能教学与实践的平台。
能量小屋可以实现虚实交互,即现实基地中的各项操作与数据都可以在虚拟世界中实时观测,同时,也可以通过虚拟世界控制实际基地实现相应操作。
在香山里小学的能量小屋中,学生们可以通过孪生世界,观察到芙蓉小学的葫芦苗如何茁壮成长。而芙蓉小学的学生们,也能在孪生世界中,看到香山里小学的能量小屋。这种通过科技实现跨越空间的互动,不仅让两校的学生们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让他们直观地了解生态系统、现代农业与科学技术的实际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