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深圳市中小学人工智能研讨课系列活动(燕山学校专场)圆满结束,帕拉卡提供资源与技术支持

2024年6月19日下午,由深圳市教科院牵头组织的深圳市中小学人工智能研讨课系列活动在燕山学校举行,以“校园数字气象站”为主题课程进行研讨交流,旨在提升教师人工智能教学水平,探索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共吸引线上线下4000余人的积极参与和热情支持,帕拉卡提供资源与技术支持。

1、教学展示

燕山学校科研处副主任鲁小丽和海旺学校信息科组长李佳琦联合授课,采用新课标理念组织课堂跨学科主题学习。课堂共分为两个阶段:项目设计与技术实现、功能实现与造型美化。

本次课程使用帕拉卡数字气象站智能硬件教具进行教学,点击👉【数字气象站主题套装】可了解更多教具内容。

01

《校园数字气象站Ⅰ》

课程研发:

燕山学校鲁小丽

帕拉卡教研组

执教:

燕山学校鲁小丽

鲁小丽老师主讲《校园数字气象站Ⅰ》,主要通过五个学习任务:项目设计、物联网架构、气象站搭建、数字孪生技术探索和“AIoT”应用讨论来组织教学;课程以"气候行动最前线"导入课堂,鲁老师提供了丰富学习资源,带领学生观看视频、填写手册、角色扮演和研讨活动,帮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找到平衡。最后,课程以世界气象日的主题结束,鼓励学生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力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节公开课实录视频查看路径:

登录帕拉卡智慧教育平台(https://edu.palaka.cn),点击"课程中心"→教师提升课"→"T1教师教师培训"→"第五课-示范课参考3",查看课程详情

02

《校园数字气象站Ⅱ》

课程研发:

海旺学校李佳琦

帕拉卡教研组

执教:

海旺学校李佳琦

李佳琦老师主讲的《校园数字气象站Ⅱ》,通过AI对话让学生体验人工智能。课程通过远程气象数据传输任务,帮助学生理解MQTT协议,并专注于算法设计与实际应用,提升编程技能。李老师耐心指导,强调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编程,还增强了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公开课实录视频查看路径:

登录帕拉卡智慧教育平台(https://edu.palaka.cn),点击"课程中心"→教师提升课"→"T1教师教师培训"→"第五课-示范课参考4",查看课程详情

2、课例点评

点评环节中,宝安区信息科技教研员杨军老师、黄桂琳老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电教馆主任李樱和光明区教科院信息与科创教学研究部主任王西凯依次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点评。他们认为《校园数字气象站》联合课堂能紧密结合时代背景,有效整合了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并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进行融合和创新,展现了授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热爱;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支架,通过视频、项目手册、AI对话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方法简化难点知识,贯彻了实践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做中学,创中学,用中学”,利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完成项目任务。

专家们不仅对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还为教学研究工作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和建议。黄桂琳老师充分肯定了燕山学校对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视,为宝安区教师树立了榜样,对宝安区海旺学校和帕拉卡给予的技术支持表示感谢。

3、活动小结

本次活动展示了深圳市基础教育阶段人工智能教育的最新成果,还为教师提供了交流平台和学生学习的平台,深化了教师对人工智能教育的理解;展望未来,帕拉卡将继续为学校探索更多元的教学方式提供支持,为人工智能与数字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选择帕拉卡,实现招生教学双重提升

仅需3步

快速搭建AI智能教育体系

步骤1大图标
小图标
确定合作
提供企业资质及经营场地
步骤2大图标
小图标
开通账户
快速开通学校机构专属账户
步骤3大图标
小图标
运营教学
部署系统设备及指导运营